《法学概论》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属于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法学概论》及时反映了各学科领域法学理论的新发展、新变化,继续保持了体系合理、文字简明、篇幅适中、解读法律准确的风格特色,增加了若干新的“节”;在文字与内容上仍保持原有的重点突出、语言准确、表达顺畅的简明风格。
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出版说明 第五版说明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法的基本概念 一、法的定义 二、法的作用 (一)法的规范作用 (二)法的社会作用 三、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的概念 (二)义务的概念 (三)权利和义务的相互联系 四、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 (一)法律规范 (二)法律体系 五、法的渊源与法的效力 (一)法的渊源 (二)法的效力 六、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主体 (二)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法律关系客体 (四)法律事实 七、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一)法律责任 (二)法律制裁 第二节 法的运行 一、立法 二、执法和司法 三、守法和违法 (一)守法 (二)违法 第三节 法与国家、政策和道德 一、法与国家 (一)法律离不开国家,依附于国家 (二)国家离不开法律,无法律不称其为国家 二、法与政策 三、法与道德 (一)法与道德的区别 (二)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联系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制 一、社会主义法制的含义和要求 (一)法制的概念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二、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历史阶段:经验和教训 第五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提出 二、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及实现的标志和条件 第二章 宪法 第一节 宪法概述 一、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三)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二、宪法保障 三、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三)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结合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 (二)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四、单一制下的地方制度 (一)普通行政地方 (二)民族区域自治 (三)特别行政区 五、我国的经济制度 (一)我国的各种经济形式 (二)公民个人财产权和私有财产继承权 六、文化制度 (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二)思想道德建设 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八、我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 (一)我国的国旗 (二)我国的国歌 (三)我国的国徽 (四)我国的首都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概念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一)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二)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三)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四)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 (三)全国人大代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国务院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六、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一)人民法院 (二)人民检察院 第三章 刑法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二、刑法的任务 三、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二)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 四、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空间效力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二节 犯罪与犯罪构成 一、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二、犯罪构成的概念和一般要件 三、犯罪客体 四、犯罪客观方面 五、犯罪主体 六、犯罪的主观方面 七、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一)正当防卫 (二)紧急避险 第三节 犯罪的形态 一、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一)概述 (二)犯罪既遂 (三)犯罪预备 (四)犯罪未遂 (五)犯罪中止 二、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的条件 (二)共同犯罪的责任:按照全部罪行处罚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区别处罚原则 (四)共同犯罪的形式 三、一罪与数罪 (一)罪数与刑罚 (二)罪数标准 (三)法律上的一罪 (四)司法酌情处断的一罪 第四节 刑罚论 一、刑罚概述 (一)刑罚的概念 (二)刑罚的功能 (三)刑罚的目的 二、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一)刑罚的体系 (二)刑罚的种类 (三)非刑罚处理方法 三、量刑 (一)量刑原则 (二)量刑的情节 (三)《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及量刑方法 (四)累犯 (五)自首 (六)坦白 (七)立功 四、数罪并罚 (一)数罪并罚的原则 (二)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没有执行完毕以前,限制加重原则的适用 五、刑罚的适用与执行 (一)缓刑 (二)减刑 (三)假释 第五节 罪刑各论 一、罪刑各论概述 (一)刑法分则的体系 (二)罪状和法定刑 (三)法条竞合与法条竞合犯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 三、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和种类 (二)常见罪的认定与处罚 四、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念和种类 (二)常见罪的认定与处罚 五、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概念和种类 (二)常见罪的认定与处罚 六、侵犯财产罪 (一)侵犯财产罪的概念和种类 (二)常见罪的认定和处罚 七、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种类 (二)常见罪的认定与处罚 八、危害国防利益罪 九、贪污贿赂罪 (一)贪污贿赂罪的种类 (二)常见贪污贿赂罪的认定与处罚 十、渎职罪 (一)渎职罪的概念和种类 (二)常见罪的认定与处罚 十一、军人违反职责罪 (一)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概念和种类 (二)军人违反职责罪常见罪的认定与处罚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总则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作用 二、刑事诉讼法的宗旨和任务 三、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四、管辖 (一)概念和意义 (二)立案管辖 (三)审判管辖 五、回避 (一)概念和意义 (二)种类和理由 (三)适用回避的人员和有权申请的主体 六、证据 (一)概念和意义 (二)证据的法定种类 (三)证据的分类 (四)证明 七、强制措施 (一)拘传 (二)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三)拘留 (四)逮捕 八、附带民事诉讼 (一)概念和意义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 第二节 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 一、立案 二、侦查 (一)侦查行为 (二)侦查终结 (三)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三、提起公诉 (一)审查起诉 (二)提起公诉或不起诉 (三)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提起公诉与不起诉 第三节 审判程序 一、第一审程序 (一)审判组织 (二)公诉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 (三)自诉案件的第一审普通程序 (四)简易程序 二、第二审程序 (一)上诉与抗诉 (二)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 三、死刑复核程序 (一)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四、审判监督程序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二)重新审判 第四节 执行程序 一、死刑判决的执行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徒刑、拘役的执行 三、管制、拘役缓刑、有期徒刑缓刑的执行 四、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 五、罚金、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 六、变更执行程序 (一)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 (二)暂予监外执行 (三)减刑与假释 第五节 特别程序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四、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第六节 国家赔偿 一、刑事赔偿 (一)赔偿范围 (二)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三)赔偿程序 二、行政赔偿 (一)赔偿范围 (二)赔偿程序 第五章 民法 第一节 概述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二)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三、民法的主要内容 四、我国的民事立法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四、民事权利的分类 (一)财产权与人身权 (二)绝对权与相对权 (三)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 (四)主权利与从权利 (五)既得权与期待权 第三节 自然人 一、自然人的概念 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一)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 (三)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三、监护 (一)监护人的职责 (二)监护人的设立 四、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一)宣告失踪 (二)宣告死亡 五、个人合伙 (一)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二)合伙人的权利与义务 (三)合伙的财产关系 第四节 法人 一、法人的概念与特征 (一)法人的概念 (二)法人的特征 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法人的分类 (一)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 (二)公司法人与非公司法人 (三)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 (四)公益法人与私益法人 四、法人的变更、终止与清算 (一)法人的变更 (二)法人的终止 (三)法人的清算 第五节 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 (二)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 (三)单方法律行为与双方法律行为 (四)单务法律行为与双务法律行为 (五)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 四、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及其后果 (一)无效民事行为 (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三)民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第六节 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二、代理的种类 (一)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 (二)一般代理和特别代理 (三)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 (四)本代理与再代理 三、代理人、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 (二)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 四、无权代理及其后果 五、代理关系的终止 (一)委托代理的终止原因 (二)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的终止原因 第七节 物权 一、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保护原则 (二)一物一权原则 (三)物权法定原则 (四)物权公示原则 三、物权的种类 四、物权的变动 (一)不动产物权的变动 (二)动产物权的变动 五、物权的效力 (一)物权的优先效力 (二)物权请求权 六、所有权 (一)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所有权的内容 (三)所有权的取得与消灭 (四)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五)相邻关系 (六)共有 (七)所有权的民法保护方式 七、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用益物权的种类 (三)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四)担保物权的种类 八、占有 第八节 债权 一、债的概念 二、债权与物权的区别 三、债发生的根据 (一)合同 (二)不当得利 (三)无因管理 (四)侵权行为 四、债的分类 (一)合同之债和非合同之债 (二)特定物之债和种类物之债 (三)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 (四)主债与从债 五、债的履行 (一)债的履行的概念 (二)债的履行的原则 六、债的担保 (一)债的担保的概念与特征 (二)保证担保 七、定金担保 八、债的终止 (一)债的终止的概念 (二)债的终止的原因 第九节 人身权 一、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人身权的种类 (一)自然人的人身权 (二)法人的人身权 第十节 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二、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民事违法行为的存在 (二)损害事实的存在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四)行为人主观上须有过错 三、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 四、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公平责任原则 五、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 (一)违约责任 (二)侵权责任 第六章 知识产权法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概述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三、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 第二节 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的概念 二、著作权的客体 (一)作品应具备的条件 (二)作品的种类 (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三、著作权的主体和归属 (一)著作权主体 (二)著作权的归属 四、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二)著作财产权 五、著作权的取得、限制和期限 (一)著作权的取得 (二)著作权的限制 (三)著作权的期限 六、邻接权 (一)出版者权 (二)表演者权 (三)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四)广播组织权 七、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第三节 专利法 一、专利法概述 (一)专利权的概念及特征 (二)专利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二、专利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一)专利权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专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专利权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 (三)专利权的限制 四、专利权的取得 (一)取得专利权的条件 (二)取得专利权的程序 五、专利权的期限和无效 (一)专利权的期限 (二)专利权的无效 六、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二)侵害专利权的行为 (三)专利权的保护方式 第四节 商标法 一、商标权概述 (一)商标权的概念及特征 (二)商标权法律制度的作用及意义 二、商标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一)商标权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商标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商标权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商标权人的权利 (二)商标权人的义务 四、商标专用权的取得 (一)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原则 (二)商标权取得的程序 五、商标权的期限、续展和消灭 (一)商标权的期限 (二)商标权的续展 (三)商标权的消灭 六、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一)商标权保护的范围 (二)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三)商标权的保护方式 第七章 婚姻法与继承法 第一节 婚姻法 一、婚姻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二、结婚 (一)婚姻的法定条件和禁止结婚的条件 (二)结婚的法定程序 (三)婚约、事实婚姻与非法同居关系 (四)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五)家庭关系 三、离婚 (一)离婚的概念及处理 (二)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生活 (三)离婚后的财产处理和经济帮助 四、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五、离婚损害赔偿 第二节 继承法概述 一、继承与继承法 (一)继承 (二)继承法 二、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一)继承权男女平等 (二)照顾老幼病残 (三)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四)互谅互让 三、继承的开始 (一)继承开始的时间 (二)继承开始的法律效力 四、继承权的丧失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五、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 第三节 法定继承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二、法定继承的顺序 (一)法定继承的顺序 (二)法定继承顺序的效力 三、代位继承 (一)代位继承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四、遗产的分配 第四节 遗嘱继承和遗赠 一、遗嘱、遗嘱继承和遗赠的概念 二、遗嘱的有效条件 (一)主体合法 (二)客体合法 (三)内容合法 (四)形式合法 三、遗嘱的变更和撤销 四、遗赠扶养协议 第五节 遗产的处理 一、继承的接受和放弃 (一)继承的接受 (二)继承的放弃 二、遗赠的接受和放弃 三、遗产的分割 (一)确定继承方式 (二)保留特留份 (三)寡妇有权带产改嫁 (四)实物分割的原则 (五)隐匿、侵吞、争抢遗产等的继承人少分 四、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 第八章 经济法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基本内容 二、经济法概况 三、经济法律关系 四、经济法的调整方法 五、经济法的立法概况 六、经济法与市场经济 七、经济法在市场中的作用 第二节 合同法 一、合同及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合同的种类 (三)订立合同的程序 (四)合同的主要条款 (五)合同的效力 二、合同的履行、变更、转让和解除 (一)合同履行的原则 (二)合同条款不明确时的履行规则 (三)合同的变更 (四)合同的转让 三、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和违约责任 (一)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概述 (二)解除合同 (三)违约责任概述 (四)违约种类 (五)承担过错违约责任的条件 (六)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七)不构成违约责任的情况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由来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历史发展 三、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发展 四、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法机构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关系 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法律责任 第四节 反垄断法 一、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 二、垄断行为种类 三、反垄断机构 四、垄断协议 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六、经营者集中 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八、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和处罚 第五节 公司法 一、公司法概述 (一)公司法及其调整对象 (二)公司法的特征 (三)公司制度概述 (四)公司的类型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 (二)公司权力机构 (三)董事会 (四)经理 (五)监事会 三、公司的基本财产制度 (一)公司的资本制度 (二)公司财务制度 (三)公积金制度 (四)公司盈利分配的顺序 (五)公司债券制度 四、公司及股东救济制度 (一)累积投票 (二)对公司决议错误的救济 (三)股东派生诉讼 (四)公司人格否定制度 (五)公司僵局的解决 五、公司合并和分立制度 (一)公司合并 (二)公司分立 六、公司的解散和清算 (一)公司解散制度 (二)公司清算制度 七、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 (一)有限公司的出资 (二)股权的法律性质 (三)股份转让制度 (四)公司章程 (五)股东会制度 (六)董事会制度 (七)经理制度 (八)监事会制度 八、一人公司制度 九、股份有限公司制度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性质 (二)股份公司的设立方式 (三)股票制度 (四)股东大会制度 (五)董事会制度 (六)监事会制度 第六节 保险法 一、保险制度概述 (一)保险及其法律性质 (二)保险法 (三)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二、保险合同制度 (一)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 (二)保险当事人的主要义务 (三)订立保险合同的条件 (四)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 (五)无效保险合同的情形 (六)保险合同的成立、变更、解除和终止 (七)保险合同的履行 (八)保险欺诈及其法律后果 三、财产保险合同 (一)财产保险制度概述 (二)财产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四、人身保险法律制度 (一)人身保险概述 (二)人身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 (三)解除合同 五、保险公司法律制度 (一)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和清算 (二)保险公司的变更 (三)保险公司的清算 (四)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第七节 劳动法及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一、劳动法概述 (一)劳动法的来源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三)劳动法律关系 (四)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五)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二、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概述 (二)劳动合同的主体 (三)劳动合同的订立 (四)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 (五)集体劳动合同 (六)无效劳动合同 (七)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八)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动争议 (一)劳动争议解决的方式及原则 (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其工作 四、劳动社会保障制度 (一)劳动社会保险 (二)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保险的种类 第九章 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及其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二、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三、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一)当事人平等原则 (二)辩论原则 (三)调解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 (五)处分原则 (六)人民检察院监督民事诉讼原则 (七)支持起诉原则 四、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两审终审制度 (二)公开审判制度 (三)合议制度 (四)回避制度 (五)陪审制度 第二节 民事诉讼的几项主要制度 一、主管与管辖 (一)主管 (二)管辖 二、诉讼主体 (一)审判组织 (二)当事人 三、证据 (一)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分类 (二)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四、保全和先予执行 (一)保全 (二)先予执行 第三节 审判程序 一、普通程序 (一)普通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二)起诉和受理 (三)审理前的准备和开庭审理 (四)撤诉和缺席判决 (五)延期审理与诉讼中止和终结 (六)反诉 二、简易程序 三、第二审程序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及起诉的条件 (二)上诉案件的审理程序 (三)上诉案件的裁判 四、审判监督程序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特点 (二)提起再审的条件、程序 (三)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 (四)再审案件的诉讼程序 五、督促程序 (一)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二)申请支付令的条件及支付令的发布 (三)支付令的效力 六、公示催告程序 (一)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二)公示催告程序的提起及条件 (三)审理程序 第四节 执行程序 一、执行程序的概念、发生的条件和执行根据 二、执行组织、执行管辖和执行对象 三、执行救济和执行和解 四、执行开始、执行措施的种类 (一)执行开始 (二)执行措施的种类 五、执行的中止和终结 六、执行回转 第五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一、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和一般原则 二、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 三、期间、送达 四、仲裁 五、司法协助 第十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概念 (一)行政和行政关系 (二)行政法律规范 (三)行政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二、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概念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则 (三)依法行政原则 (四)合理行政原则 (五)程序正当原则 (六)高效便民原则 (七)诚实守信原则 (八)权责统一原则 第二节 行政组织 一、概述 (一)行政组织和行政主体 (二)行政组织法 (三)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二、行政机关组织法 (一)概述 (二)中央行政机关 (三)地方行政机关 三、公务员法 (一)公务员制度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二)公务员的基本权利义务 (三)对公务员的基本管理制度 第三节 抽象行政行为 一、基本概念 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三、中央部门行政规章 四、地方政府规章 五、规范性文件 第四节 具体行政行为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和构成 (一)安排权利义务的处理要素 (二)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的个别要素 (三)权利义务安排的外部要素 (四)行政机关的单方职权要素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 三、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和形式 四、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构成 (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有确凿的事实证据 (二)正确地适用法律、法规 (三)遵守法定的行政程序 (四)不得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 五、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和违法后果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二)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 (三)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 (四)行政行为的废止 第五节 行政处罚 一、行政处罚法概述 (一)行政处罚法的概念 (二)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 (三)行政处罚机关的法律责任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一)行政处罚的种类 (二)行政处罚的设定 三、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四、行政处罚的决定 (一)一般规定 (二)简易程序 (三)一般程序 (四)听证程序 五、行政处罚的执行 (一)一般规定 (二)罚款的收缴 (三)行政强制措施 第六节 行政许可 一、行政许可概述 二、行政许可的设定 (一)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 (二)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和形式 (三)行政许可的设定程序 三、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四、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五、行政许可的费用 六、监督检查 第七节 行政强制 一、行政强制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强制措施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设定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 三、行政强制执行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和设定 (二)行政强制执行主体与程序 第八节 行政程序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 二、行政程序法 三、行政程序制度 第九节 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原则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 (二)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二、行政复议范围 (一)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 (二)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一)行政复议申请人 (二)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三)行政复议第三人 (四)行政复议机关 四、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一)行政复议的申请 (二)对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四)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期间的执行力 五、行政复议的审理、决定和执行 (一)行政复议的审理 (二)行政复议的决定 (三)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 第十节 行政诉讼法 一、行政诉讼法概述 二、受案范围和管辖 (一)受案范围 (二)管辖 三、诉讼参加人 (一)诉讼参加人概述 (二)原告和被告及共同诉讼人 (三)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 四、诉讼证据 (一)概念和种类 (二)举证责任 (三)证据的收集、保全和审查 五、行政案件的审理 (一)起诉和受理 (二)第一审程序 (三)上诉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六、行政判决和侵权赔偿 (一)行政判决的法律适用 (二)行政判决的种类 (三)侵权赔偿责任 七、执行 第十一章 国际法 第一节 国际公法 一、概述 (一)概念与特征 (二)法律渊源 (三)国际法的主体 (四)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一)概念 (二)各项基本原则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联合国 (一)宗旨 (二)主要机关与职能 四、国际人权法 (一)概念与渊源 (二)保护对象与保护机制 (三)我国在国际领域的人权实践 五、国际刑事法院 (一)含义 (二)设立与机构 (三)管辖权与刑事责任 第二节 国际私法 一、概述 (一)概念 (二)特征 二、冲突规范与准据法 (一)冲突规范 (二)准据法 三、外国法的适用与限制 (一)反致、转致和间接反致 (二)法律规避与公共秩序保留 四、涉外婚姻、亲权和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 (一)涉外婚姻和亲权的法律适用 (二)涉外继承关系的法律适用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 一、概述 (一)宗旨 (二)基本原则 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一)组织规则体系 (二)多边贸易规则体系 (三)争端解决规则体制 (四)贸易政策审议体制 (五)诸边贸易规则体制 三、中国“入世”、履约与争端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出版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专业法学图书出版机构,其宗旨为中国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服务。多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始终把精品法学教材建设放在首位,向广大读者提供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中专等不同层次、多种系列的法学教材,其中不少教材荣获中国教育部、中国司法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的优秀教材奖。出版社教材读物以及学术著作的规模庞大、品种齐全、质量上乘,被广大读者誉为“中国重要的法学教材出版基地”。